我院举办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作者:基础教育部 发表时间:2025-11-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11月5日下午,我院基础教育部召开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院党委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校办及教务处负责人、专职辅导员、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基教部全体教师共同参会。会议由基础教育部负责人王忠主持。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认真观看央视专题视频,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

会上,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思政课教师王娟着眼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设置递进式问题“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四个逻辑框架,融合视频案例、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涵,掌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深入浅出展现教学过程与实施路径,实现从理论阐释、现实关切再到全球视野的层层推进。

与会人员踊跃交流探讨。思政课教师汪学雄、张洁、姜莹,专职辅导员张玲丽及校办主任、第四党支部党员毕成,充分肯定了王娟此次教学展示在政治引领、结构设计、案例运用和价值导向等方面的突出亮点,并先后结合自身教育和教学实践,着重就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和提升学生主体性、强化实践转化、优化案例选择等内容,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方案。


党委委员、副校长徐飞及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丽在点评中指出,要增强学生“知行合一”的行动引导,要从四个维度擘画思政课发展方向: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职业教育的部署要求,以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凝聚青年共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与学生思想实际;二是建强教师队伍,通过专项经费保障、常态化研修与教学竞赛,系统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与授课能力;三是创新教学模式,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探索“AI+思政”融合路径,增强课程鲜活力与时代感;四是强化协同育人,推动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同频共振,同步提升价值观引领能力,形成育人合力。

党委书记朱灵群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思政课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政治高度、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相统一。围绕“为何开设、怎样上好、谁能教好”核心命题,他提出三个明确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筑牢立德树人根本防线,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二要积极探索,将教学内容“三结合”、教学方法“三创新”及教学效果“三提升”有机融入运用;三是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情怀境界、业务能力与自律意识,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朱灵群号召全体人员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努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实效的思政“金课”,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余蕊 摄影:余蕊 审核:王忠 成军 张丽)

